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十一、支持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]https://m.wenxingexiaoshuo.net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杨鹤鸣送达栗宝山返回地区后,心里一直不安。他每天都盼望着太城方面的消息,但又怕听到那方面的消息似的,每当有人到他的办公室,或是桌子上的电话铃响,他都会神经激灵一下。栗宝山能不能在太城站住脚,改变那个地方的局面,他很担心。在宣布栗宝山任职的会议上,太城班子中的人虽然都了很中听的话,但他知道,那都是场面上的。
下来以后究竟怎么样,是很难预料的。依他对那些人的了解和分析,断定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。他们肯定还要搞名堂。到底会搞什么名堂,他难以设想。尽管他给栗宝山谈了许多,但不知栗宝山是否理解,有没有这方面的充分准备。
栗宝山下去前曾就坚决清除色祸的措施征求过他的意见,他没有行,也没有不行。因为,一方面,他拿不准这个办法到底好是不好。另一方面,他不能违背辛哲仁书记遵循的原则。他特别告诉栗宝山,到太城以后,要多动脑筋,独立思考,不要事事向上请示汇报。作为一个县委书记,要有独当一面的独立工作能力。地委既然叫你当太城县的书记,就是相信你得起来。你要拿得起,放得下,大胆地决断,勇敢地开展工作。地委看的不是你具体都做了些什么,而是看整体的结果,看是不是改变了太城的落后面貌,经济等项工作是不是上去了。他在对他这些话的时候,有意得很慢,而且反复了好几次,直到看着他把这几句话都记在本子上了,才转别的。可栗宝山到底能大胆地干出什么,他不好,没有把握。
这期间,辛哲仁到他的办公室来过两次。他看得出来,辛书记比他更加焦虑不安。不过,辛书记每次来都避而不提太城,好像是过来随便地转一转,坐一坐,实际上,杨鹤鸣知道他是过来看有没有太城的消息的。当时,杨鹤鸣只听,栗宝山在他走了以后,找人谈话,到各单位调查走访。
这些都是极普通的情况,前三任去了以后也都是这样做的,有什么值得对书记呢?所以,他睑对脸地看看书记,不什么。书记明白了,坐一会,聊聊别的,失望地走了。
时间过了一天又一天,终于到这天快下班的时候,太城的一个老关系给杨鹤鸣打来了电话,向他透露了栗宝山召开万人大会给银俊雅平反的消息。这消息让他非常震惊。要是栗宝山当初提出清除银俊雅,使他一也没有感到意外的话,那么现在给银俊雅平反,简直让他感到意外极了。打电话的人对他讲,栗宝山在广场上的演讲,不断获得热烈的掌声。他听了,先是一愣,后来细细一想,觉得也不无道理。
谁能在正经的场合银俊雅有什么问题?谁能拿出一丝一毫的证据来吗?谁也不能。既然如此,栗宝山这样捅明了,不正堵住了谣言者的嘴?不正是大家所欢迎的吗?同时他想栗宝山反其道而行之的这一谁也想不出来的绝招,或许是对付那个局面的唯一正确的办法。电话里了,他一下把太城震动了,大家一下对他刮目相看了。“好啊!好啊!”杨鹤鸣情不自禁地在心里欢呼,浑身的血沸腾起来。派去的第四任书记,总算有了一个不同凡响的举动。他出奇不意地摆开了一个强大的进击阵势,不仅使色祸难于对他怎么,而且把藏在色祸背后的阴谋者置到了被告席上。高!实在是高!尤其可贵的是,他没有向上请示报告,干就那样干了,而且干得惊天动地。杨鹤鸣激动得在办公室里一阵奔走。
过了一会,他坐下来,冷静地想了想,又为栗宝山担心起来了。他想,银俊雅毕竟是一个不干不净名声很糟的坏女人,这样干尽管人们表面上不出什么,可心里会怎么想呢?那些搞阴谋诡计的人,又会抓住这个做什么文章?况且,银俊雅跟那些人究竟是什么关系,也不好,若是中了他们设下的新的圈套,那又坏了。
这时,已到了下班的时候了,杨鹤鸣决定去找辛哲仁,一个是跟他通报一下太城的信息,一个想跟他分析分析太城的形势。
辛哲仁此时已经得到了太城的消息。他和杨鹤鸣一样,也是从道上听的。辛哲仁听到这个消息以后,其感受和思考基本上跟杨鹤鸣雷同。他最后确定的态度是:不过问,不反对,不支持,让栗宝山自己去搞。当杨鹤鸣踏进他办公室的时候,他已想好了这一切,平静地坐在办公椅上。
杨鹤鸣在辛哲仁的对面坐下以后,问他:“太城发生的事,你知道了吗?”
辛哲仁:“不知道。太城发生了什么事?”
杨鹤鸣便把栗宝山召开万人大会给银俊雅平反的事了一遍。完之后,杨鹤鸣发现,李哲仁既没有惊喜,也没有不安。于是,他明白了,辛哲仁不是不知道,而是已经知道了。
辛哲仁在听完杨鹤鸣的情况以后,问杨鹤鸣:“没有接到太城县委的报告,你是听谁的?”
“我也是从道听的。”杨鹤鸣的情绪降了下来,一边烟,一边很不经意地回了这么一句。
辛哲仁十分注意杨鸿鸣的那个“也”字。他看着这位从前的老领导如今的老部下,心里感到有些内疚。因此:
“是啊,现在的事情尽是这样的,道上能够听到的,正道上却迟迟不见信息,信也不是,不信也不是。我知道,杨部长一直在为太城操心,也是为我操心,我心里是很感激的。”
杨鹤鸣听了辛哲仁的话,抬起头来,用感动的目光看看辛哲仁。他心想辛哲仁难得能上这么一句话。在大半辈子的政治生涯中,和他一起共过事的领导,不下百十号人,唯有辛哲仁比较贴心一些。但辛哲仁也从来没有那样推心置腹过,相互间只在心照不宣中支持、配合、工作。有的时候,他生他的气。更多的时候是理解他。因为他深知政界里的风云。十多年以前,辛哲仁的职位还是在他之下,后来之所以进步比他快,除了有水平,工作实绩突出以外,辛哲仁有心计,善于研究政界里的复杂矛盾,总是含而不露,始终采取稳妥的方针,是一个重要的原因。今天他实在不高兴,才了上面那句话,不想引出辛哲仁破例的歉意和感激,倒使他有过意不去似的。出于这样的心理,他不得不再一些话,于是:“都是为了工作,对我你用不着客气。心里话,我确实为太城很焦虑,这么长时间弄不好,我是有责任的。我在想,我们该怎么办呢?”
辛哲仁沉思了一会:“我们已经把太城县交给栗宝山了,我们还是应当充分地相信他,他怎么搞有他的自主权。
至于从道上听到的这件事,我们既不了解具体的情况,县里又没有请示报告,我们能什么呢?”
杨鹤鸣完全领会了辛哲仁不过问。不反对、不支持的“三不”原则,坐了一会,告辞走了。
辛哲仁怀着既兴奋又忧虑的心情回到家里,几乎一夜未能入睡。
第二天早晨,他到办公室刚看完两份文件,就见政法委书记邢万超行色匆匆地迈进他的办公室。
“辛书记,太城县昨天晚上发生了一起重要的案子。”邢万超进门后就向辛哲仁道。
“是吗,发生了什么案子?”辛哲仁本来就很紧张的心,不由得又紧缩了一下,随即问道。
邢万超便把大字报的情况及内容汇报了一遍。末了:
“是县政法委刚用电话报告的,有的情况不一定十分准确。”
辛哲仁听完汇报,心里想,这张大字报既是一件坏事,也是一件好事。它表明,银俊雅跟太城县的邪恶势力似乎不是一起的。它也明,栗宝山干的那一手击到了那些人的痛处,使他们迫不及待地用这样暴露的方法进行反抗。辛哲仁认为,大字报明显地违犯了宪法,其造谣诽谤亦很明显,是他表明态度,支持栗宝山的机会,于是向邢万超指示:
“栗宝山召开万人大会给银俊雅平反,没有给地委请示报告过,地委不了解具体情况,不能对还是不对。但不管怎么样,张贴大字报是错误的,违法的。其中的内容,在没有提出任何证据的情况下,也只能认为是造谣和诽谤。政法部门应当尽快侦查破案,依法惩处作案者。”
辛哲仁的指示很快传到了太城县。在干部和群众里面进一步形成有利于栗宝山的态势。
限期破案的指令就像一块如山的巨石压在了石有义的头上,他又是害怕又是恼火,关起门来给贾大亮打电话,诉心中的不平。贾大亮安慰他,鼓励他,激将他,让他还按既定的去做。石有义听了贾大亮的一番话,重新鼓起勇气,马上去找黄福瑞。
黄福瑞知道大字报的来头,想通过下乡躲开这件事,刚出办公室的门,就让石有义堵住了。
“黄县长,你上哪儿去?”
“我要到金沟乡去。”
“黄县长你待一会走,我要给你汇报汇报大字报案件的事。”
“栗书记和金主任他们不是都去了吗?你按他们的指示办,我到金沟乡有急事。”
石有义挡住不让他走:“再有急事也急不过这个案子呀。
你是一县之长,我是你手下的公安局长,这样大的案子,我不向你汇报怎么能行。”
“给大亮县长汇报一下不行吗?公安工作不是归他分管吗?”黄福瑞想推到贾大亮身上。
石有义:“归他分管是归他分管,可也得看是什么事呀,像这样大的案子,牵扯到书记的案子,你这个当县长的不了解不过问合适吗?”
黄福瑞听了石有义的这句话,只好返回到办公室,听石有义的汇报。石有义简要汇报完案情以后,重汇报他的侦破方案。其中包括成立以黄福瑞为核心的领导组,组建五十个人的破案班子,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摸底排队,一旦发现可疑线索,立即采取监控、传讯、拘押等过硬措施,昼夜作战,穷追猛打,不达目的,绝不罢休!
十一、支持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