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官场女人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十六、指示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]https://m.wenxingexiaoshuo.net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“你刚才对石有义讲,让他们依照司法程序办理,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“我讲那句话,有两个意思:一是叫他们依法办案,该怎么办,就怎么办,不能有什么顾虑。二是作为我不便于直接参与。当然,到必要的时候,我是要向地委汇报的。”

    “根据案情,黄福瑞是主犯,应当抓起他来才对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不用我们讲,办案的人都明白,他们知道怎么做。”

    “真是倒霉,刚让他带队去北京,这该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在地委没有做出决定,司法部门没有采取行动之前,他还是太城县的县长,去北京,干什么,都没有什么问题的。我倒是希望这次北京之行能够满载而归。”

    “满载而归的功臣,回来以后被抓起来,这在北京,在外界,影响可就不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影响不好也没有办法,现在只能走一步一步了。”

    “应当考虑接替他的人选。”

    “你有什么意见。”

    “我认为应当就地选。”

    “跟我想到一块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不能再从上面派人了。再派人,就太影响本县干部的积极性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考虑的是谁?”

    “贾大亮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又是不谋而合。”

    “通过几天来的观察,我看这个人还可以。他是本县人,又一直在这个县工作,情况熟,人也熟,有一定的群众基础。他现在是常务副县长,接任县长也顺理成章。上来以后肯定有积极性,工作不成问题,配合也不会成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,要提他,还得我去地区做工作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?”

    “我这么估计,地区也可能对他有些什么看法。也许,这个案件的破获,可以洗清对他的猜疑。”

    “只要你提出来,力荐他,我想不会有多大问题的吧?”

    “按应该是这样。”

    当天下午,栗宝山正准备去地区,地委组织部杨鹤鸣部长忽然坐车莅临太城。他的车子直接开到栗宝山的办公室前停下,杨部长板着面孔,很匆忙地跳下车来。栗宝山从窗户里看见后,吃惊地意识到什么,立刻扔下手里的笔记本,疾步跑了出去。

    “杨部长,您来了!您怎么不打个招呼。”栗宝山在门口迎住杨鹤鸣,一边拉住他的手,一边用惊喜的口吻问候道。

    这时候,金九龙也从那边跑来了,也热情地问着,拉扬鹤鸣的手,同时注意打量他的神色。

    杨鹤鸣不像从前那样客气,对于他们的热情问候,不作回答,只从鼻孔里哼了两声,而且匆匆甩下他们的手,径直走进栗宝山的办公室,栗宝山和金九龙紧随其后跟了进来,不等他们让座,他已到一个沙发上坐下。栗宝山给他敬烟,

    他摆手不接。金九龙沏了茶送到他跟前,他也不理。他看了一眼金九龙,金九龙知趣地退了出去。

    栗宝山见杨部长的神色不好,猜想着可能是什么事,劝他先到招待所住下,意思是换一个环境便于话。可杨部长只是摇头,坐着不动。栗宝山一看没有办法,便一面想着怎么回话,一面慢慢在杨部长对面坐下,也不动问,单等杨部长发活。

    杨鹤鸣此行,担当着特殊的使命。

    今天上午,辛哲仁书记接到省委的一个电话。电话传达省有关领导的指示,栗宝山到太城县短短几天时间,在没有认真调查研究,听取广大干部群众意见的情况下,私自决定召开万人大会,给一个名声很坏的女人平反,很不严肃。紧接着,又不听其他领导的劝告,在常委们都未表同意的情况下,提拔那个女人当了县长助理。据,在全县引起极大的不满情绪,造成很坏的影响。问地委是否了解此事。要求地委对栗宝山提出批评、纠正,妥善做出处理。

    电话是省委办公厅的工作人员打的。辛哲仁只能一边听一边记,不能什么话。接完电话,他心情极沉重地坐在那里。他想,担心的事终于就来了。这些天,他一直就像坐在火山口上似的,夜不成眠,食不甘味,心总是高高地悬着。

    栗宝山给银俊雅平反的事,使他喜忧参半,谨慎地采取了“三不”的方针,提心吊胆地观察着,等待着。时隔一个晚上,又传来大字报的消息。他觉得大字报明显的违宪,表了一个态。或许他们会抓住这一,他实质上是支持了给银使雅的平反。紧接着,张言堂代表栗宝山来请地委领导参加太城县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。他认为,抓经济是天经地义的,应该去,遂派杨鹤鸣去参加。据杨鹤鸣回来讲,研讨会开得非常成功,银俊雅的发言很有见地。杨鹤鸣,那女人似乎真算得上是一个人才。杨鹤鸣还讲,乔副专员去了,中纪委和省纪委有四个干部也去了。他能猜出他们是干什么去的。他当时在心里想,太城县的那个研讨会,实际是两军对垒的一次征战。征战的结果,是栗宝山获得大胜。他很赞赏栗宝山请了权威经济学家和中央新闻记者到场。这些人对栗宝山获胜起了巨大的作用。他特别满意杨鹤鸣的那个表态和辞掉晚饭及时撤离的举动。但在高兴之后,他依然是忧心仲忡。提拔银俊雅当县长助理的事,他是早晨听的。他认为栗宝山做得过分了,有失去了控制。可栗宝山事前事后都没有向他请示报告,他觉得他还可以装不知道,继续采用“三不”方针,看看再。然而,上面却不允许他再看,这就把指令传达下来了。他该怎么办呢?

    辛哲仁在办公室里走了几个来回,反复地思谋着。给省领导挂个电话,汇报汇报,作必要的明吧,省领导可能会误认为他支持包庇栗宝山,不做工作,作解释,有意抵触领导的指示。按照省里的,批评栗宝山,纠正栗宝山所做的吧,也觉得很不合适。如果这样做,等于长坏人的气焰,灭好人的威风。等于把刚有转机的太城县扼杀在摇篮里。不闻不问,继续采取“三不”方针,当然更是不行了。电话里不是了,问地委是否知道,明显有批评的含意。不知道,是失职。知道不抓,更是错误。现在省委要你管,你再不管,那还了得。他想来想去,决定采取既积极,又稳妥,能回旋,较安全的办法。立即到太城去,找栗宝山个别谈话,传达省委领导的指示,提出批评,要求栗宝山把银俊雅

    的县长助理纠了。谈话要保密,不让别的人知道免除银俊雅县长助理以地委组织部认为不合程序,由栗宝山主动提出来纠正。银俊雅到底任不任职,任何职,再由太城县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决定。还派杨鹤鸣去执行。于是,打电话把杨鹤鸣叫去了。

    杨鹤鸣已有预感。他到辛哲仁的办公室,看到了辛哲仁的神情以后,猜出了七八分,问道:“是不是上边来了什么指示?”

    “你猜对了。”李哲仁遂将省里的电话指示给他了一遍。

    “你吧,要我怎么做?”杨鹤鸣很坦诚地请求任务。

    辛哲仁便把要他去太城向栗宝山传达省委领导的指示,对栗宝山提出批评,要他纠正银俊雅县长助理的任务了一遍。当然,他没有对杨鹤鸣明为什么这样做。完之后,他怕杨鹤鸣对其中的一个问题没有听明白,又提醒:

    “我的意见是个别跟栗宝山谈。你觉得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我明白你的意思。”杨鹤鸣。

    辛哲仁看着这位老部长,完全放心了。他沉思片刻,又想起似的道:“谈话的口气,你看着掌握吧。反正这些意见没有经过地委研究……”

    杨鹤鸣不等辛哲仁把话完,表示理解地插话道:“你放心,这个我知道。”

    就这样,杨鹤鸣领了任务,要了车,便往太城来了。

    路上,老头子想了很多。他想了邪恶势力的上下勾结,作梗。想了栗宝山面临的巨大困难。想了辛哲仁的为难之处以及辛哲仁所用办法的良苦用心。想了他怎样做,才能达到书记的意图,使书记有较大回旋的余地。他甚至想,必要的时候,就由他把全部责任担起来。反正自己五十多岁了,无所谓了。

    这时候,杨鹤鸣见办公室里只他和栗宝山两个人。栗宝山坐在他的对面,相距在飓只之间。看看窗外没有人。听听过道里也没有任何响动。便看着栗宝山,压低了声音:

    “我是特地赶来跟你谈话的。今天上午,省委领导对太城县有个重要的指示。”他随即把省里的指示原原本本地传达了一遍。传达完,停了一段时间,有意让栗宝山体味体味。栗宝山听后,虽心下立起争辩的浪头,但知道杨部长还有话要,便压住心里的话,看着老部长,一声不吭。

    杨鹤鸣赞叹栗宝山能够如此冷静。他接下来:“根据省领导的指示,现在对你提出严肃的批评。你到太城以后,深入调查研究很不够,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很不够,有的事独断专行,个人了算,热情很高,考虑欠佳,做事不想想可能出现的后果,最后给上级领导找麻烦,这是极不应该的呀。”

    栗宝山听了杨鹤鸣的这个严肃批评,心里倒觉得轻松了一些。因为这个严肃批评是根据省领导的指标才作出的。严肃批评没有任何具体的内容,所谓深入调查研究很不够,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很不够,考虑欠佳等等,对谁都是适用的。另外,他从老部长的面容和语气里,也没有感到那严肃的分量。所以,他还是一声不吭,比刚才更加显得冷静。

    杨鹤鸣沉了沉气,不得不把那句要紧的话出来:“你把银俊雅的县长助理纠过来。”

    栗宝山一听这个沉不住气了:“杨部长,你什么?把

    银俊雅的县长助理纠了?这怎么能行呢?”

    杨鹤鸣:“这是地委组织部的意思。因为对她的任职不合程序。”

    栗宝山:“怎么不合程序呢?我们任的县科级县长助理呀。”

    杨鹤鸣:“那也不行。而且,常委们没有通过,是吗?”

    “怎么没有通过?他们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呀再,她已经以县长助理的身份去北京招商引资了,怎么能撤下来呢?”粟宝山表现出难以从命的坚定姿态。

    杨鹤鸣劝他从命,:“宝山,你听我的没有错。就是地委组织从程序上提出了意见,你主动提出来纠正的,我给你谈的,也不往外讲,不会引起不良的后果。”

    栗宝山听了杨鹤鸣最后这一句话,猛然想起了那个环境问题,他想告诉老部长吧,觉得那只是个人的一种猜测,没有证据,没有把握,怎么能随便对领导上讲呢?不告诉,继续这样谈下去,要是真有机关,那可就要坏大事了。因此他想,不如自己痛快地答应了,赶快结束在这里的谈话,过后再也不迟。于是他:

    “杨部长,我完全想通了。我接受杨部长的严肃批评,纠正根俊雅的任职,一切按杨部长的指示办,请杨部长放心。”

    杨鹤鸣不由睁大了惊奇的眼睛。他弄不明白栗宝山怎么会变得这么快。

    栗宝山见杨鹤鸣好像要什么倾心的话,赶快又:

    “杨部长,你就放心吧。相信我,我会一切都照办的。杨部长如果没有别的,就请到招待所去休息吧。”他着,同时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杨鸿鸣见是如此,便也站起来:“既然这样,我也没有别的事了,还去招待所干什么,我走了。”

    只是临行,杨鹤鸣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栗宝山,用劲握了一下他的手,栗宝山也用劲回握了一下杨鹤鸣。两个人就此分手了。

十六、指示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