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人性的弱点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第十章 防止疲劳、永葆健康的故事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]https://m.wenxingexiaoshuo.net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出你的心事

    只要一个人能够话——单单出来,就能够解除他心中的忧虑。

    每个人都拥有不为人所知的一面,即使并非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,但或多或少都有些心事藏着。即使是个成就非凡的人,也不愿被人探知过去的历史,或工作方面的失败,血气方刚时犯下的错误,肉体上的残缺等。每个人都有基于某种理由,而不愿被人所知的心事。

    许多人坚持武装自己的内心,不愿出心事。然而,当我们解除自己的所有武装,与他人以诚相见的时候,我们自身会得以解脱,对方也会以一种轻松的、坦诚的姿态与我们相对。

    秘密是内心沉重的负担,隐藏心事会带来长久的不安。倾吐心中的不幸与不满,寻求相知人的了解,是人类本能上的欲求。

    从弗洛伊德的时代开始,心理分析家就知道,只要一个病人能够话——单单只要出来,就能够解除他心中的忧虑。为什么呢?也许是因为出来之后,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看到我们面临的问题,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。没有人知道确切的答案,可是我们所有的人都知道“吐露一番”或是“发发心中的闷气”,就能立即使人觉得畅快得多了。

    医学顾问罗斯·希尔费医生认为,减轻忧虑最好的药就是“跟你信任的人谈论你的问题,我们称之为净化作用。”她:“病人到这里来的时候,可以尽量地谈她们的问题,一直到她们把这些问题完全赶出她们的脑子。一个人闷着头忧虑,不把这些事情告诉别人,就会造成精神上的紧张。我们都应该让别人来分担我们的难题,我们也得分担别人的忧虑。我们必须感觉到世界上还有人愿意听我们的话,也能够了解我们。”

    所以,下一次我们再碰到什么情感上的难题时,何不去找个人来谈一谈呢?当然我并不是,随便到哪里抓一个人,就把我们心里所有的苦水和牢骚给他听。我们要找一个能够信任的人,跟他约好一个时间,也许找一位亲戚,一位医生,一位律师,一位教士,或是一个神父,然后对那个人:“我希望得到你的忠告。我有个问题,我希望你能听我谈一谈,你也许可以给我一忠告。也许旁观者清,你可以看到我自己所看不见的角度。可是即使你不能做到这一,只要你坐在那里听我谈谈这件事情,也等于帮了我很大的忙了。”

    克服烦闷情绪

    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,就是烦闷。

    哥伦比亚大学的爱德华·桑代克博士在主持一些有关疲劳的实验时,用那些年轻人经常保持感兴趣的方法,使他们维持清醒差不多达一星期之久。在经过很多次的调查之后,桑代克博士表示“工作能量减低的惟一真正原因就是烦闷”。

    一位商业助理满怀忧愁回到家中。整个工作日她一直忙乱、苦恼、充满攻击性,并且随时准备发怒。当她这样停止工作回到家里时,也就带回了残余的攻击心、困顿、匆忙与忧虑。对于丈夫和家里人,她特别容易发怒。虽然在家里决不可能解决工作中的问题,但她还是一直想着办公室里的烦心事。

    一个大公司发现他们的一个助理莫名其妙地以粗野、生气的口气接电话。这个电话恰巧是打到公司正在举行的一个重要会议上的,那时这位助理正处在困境和敌意之中。不用,她那生气与敌意的如棒槌击打一般的口气使打来电话的人吃了一惊,公司的人对这位助理的行为火冒三丈。当然,也给她自己带来了麻烦。针对这件事,这家公司规定:以后所有的助理在接电话以前,必须先暂停五秒钟,并且要微笑一下。

    有一个年过5,拥有两家业务蒸蒸日上的公司的女总经理,她光滑的脸庞、朴实的穿着、开朗的微笑和温柔的语调,只要不谈公事,她看来多像刚入社会的新鲜人。她总是开开心心的,不只是人家愿意和她相处,做生意时也会觉得和她合作很愉快。所以,生意愈做愈好。

    有人间她:“如何青春永驻?”

    问的人大约只有0多,在她的脑袋瓜里,5岁已经是很老很老了。

    这位总经理回答:“我不知道,大概是因为我没有烦恼吧!从前年轻的时候,常常为鸡毛蒜皮的事烦恼得不得了,连男朋友对我:喂!你怎么长了颗青春痘,我都会烦恼得睡不着觉,心想:他讲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他不爱我了?……直到我大哥去世。”

    “我大哥从就是个有为的青年,二十多岁就开始创业,他车祸去世前几天,正为公司少了一笔十万元的账烦恼,我大哥一向不爱看账本,那个月他忽然把会计账本拿出来瞧,管会计的人是他的合伙人,因为这一笔账去路不明,他开始怀疑两个人多年来的合作是否都有被吃帐的问题。我嫂嫂,他开始睡不着觉,睡不着就开始喝酒,喝酒后就变得烦躁,越烦躁越喝酒,有天晚上应酬后开车回家,发生了车祸,他就走了……他走了之后,我嫂嫂处理他的后事时发现,他的合伙人只不过把这个公司的十万元挪到那个公司用,不久又挪回来了。没想到我哥为了这笔钱,烦了那么久……

    “从我大哥身上我学到了这一本领,不要创造烦恼,不要自找麻烦,就以最单纯的态度去应付事情本来的样子。这也许是我不太会长皱纹的原因吧!”

    也许我们从这位女经理身上可以感悟到:每个人的周遭一定有看起来像“烦恼制造机”的人,他们总在为不可能发生的事、不足挂齿的事、烦死也没用的事、事不关己的事烦恼,在日积月累的烦恼中,对别人一个无意的眼神、一句无心的话,都有了疑心病,仿佛在努力地防卫病毒入侵,也防卫了快乐的可能。

    情绪的烦躁还会引起意外事件。追查意外事件起因的保险公司及其代理人发现,很多车祸的发生都是由于情绪的烦躁。如果一个司机和他的妻子或者老板发生了口角,如果他在某些事上遭到了挫折而离开,那他很可能会发生车祸。因为他把不适当的情绪搅合在驾驶上。那么,我们该怎样摆脱烦闷情绪呢?

    1800年前,马库斯·奥利里厄斯在他那本叫《沉思录》的书中写道:“我们的生活就是由我们的思想造成的。”如果你想摆脱烦闷,那就每个时跟自己一遍这句话,你就可以指引自己去想很多勇敢而快乐的思想,也可以由此得到力量和平静。跟自己谈很多值得感谢的事情,你就可以在脑子里充满向上的思想。

    不要为失眠而忧虑

    为失眠而忧虑,对你伤害的程度,远远超过失眠症本身。

    在芝加哥大学担任教授的纳撒尼尔·克莱特曼博士,曾对睡眠问题做过很多的研究。他是全世界有关睡眠问题的专家。他过:“从来没有听哪一个人是因失眠症而死的。实际上,可能有人为失眠忧虑以致体力减低,受到细菌的侵袭,可是这种损害是由忧虑所造成,而不是由于失眠症。”

    为失眠症而忧虑,对你伤害的程度,远超过失眠症本身。举个例子来,一个学生——伊拉·桑德勒,就几乎因为严重的失眠症而自杀。下面是他所讲述的故事:

    我真的以为我会神经失常,问题是,最初我是个睡得很熟的人,就连闹钟响了也不会醒来,结果每天早上上班都迟到。我因为这件事情而非常忧虑——事实上,我的老板也警告我,我一定得准时上班。我知道我如果再这样睡过头的话,我就会丢了工作。

    我把这件事情告诉我的朋友,有一个人建议我,应该在睡觉以前集中我的精神去注意闹钟,就这样造成了我的失眠症。那个该死的闹钟滴咯滴咯声缠着我不放,让我睡不着,整夜翻来覆去。到了早晨,我几乎病得不能动,又疲劳又忧虑。这样继续了有8个礼拜之久,我所受到的折磨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。我深信自己一定会神经失常的。有时候我会走来走去转上好几个钟,甚至想从窗口跳出去一了百了。

    最后,我去见一个我认得的医生;他:“伊拉,我没有办法帮你的忙,没有一个人能够帮你,因为这种事情是你自己找的。每天晚上上床后,要是你睡不着的话,就不要去理它,对你自己:我才不在乎我睡得着睡不着哩,就算醒着躺在那里一直到天亮,也没有关系。闭上你的眼睛:反正我只要躺在这里不动,不去为这件事担忧,就能得到休息。”

    我照他的话去做,不到两个礼拜我就能安稳地睡着了。不到一个月,我就能每天睡8个时,而我的精神也恢复了正常。

    另外,安稳地睡一觉的一个必要条件,就是要有安全感。我们必须感觉到有一种比我们强大得多的力量,一直照顾我们到天明。著名的女高音兼电影明星珍妮?麦当娜告诉我们,每当她感觉精神颓丧而忧虑得难以入睡的时候,她就重读诗篇来让她自己得到“一种安全感”:“耶和华是我的牧师者,我必不致缺乏,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,引我在可安憩的水边。”所以,下次失眠的时候,试试珍妮的建议吧!

    还有一个公司职员向我们讲述了他成功克服失眠症的经历:

    多年以前。我曾被失眠问题困扰了相当一段时间。为此,我求诊过许多医院许多医生。不幸总是治不好。后来偶遇一和尚,想不到竟获解救良方。

    那是一个秋天的日子。我与几个明友登上了千年古道梅岭,上面有一庙内有一老和尚正在打坐。我们进去拜谒抽签。问了姻缘事业钱财命运,又问起寿命健康饮食起居,当我到睡觉一事时。老和尚沉吟半晌后笑了;“睡觉犹如出世醒了就是入世两者均有境界。”再问是否我尚没达到境界、如何达到境界答曰:“阿弥陀佛!”

    为获得诠释,我查阅过许多书籍,于是对睡觉有了许多的认识。

    现代医学认为睡觉是大脑皮层由兴奋到广泛抑制的过程。并认为这种抑制是一种主动的抑制一种平和的抑制。这种情志的协调、主动平和的抑制是一种心境的安详,一种超脱了尘世的“出世”。

    人,要达到这种安详超脱是颇为不易的。因为人类社会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金钱、等级左右的社会,一个追逐名利的社会。你身入于如此的世界里动不动就会心情亢奋或抑郁,就会心烦意乱,无所适从,就会畏首畏脚,谨慎微……而这一切一旦堆积,导致的必然是大脑皮层的经常兴奋经常的“上火”……基于这一,就要求你平素为人处世要心胸坦荡,光明磊落从大处着眼;要求你性情豁达,多一些豪爽。少一些气;要求你拿得起、放得下;要求你看淡名利、淡泊人生……只有这样你才能变得平和、安详,才能”夜半不怕白鬼敲门”,才能到了要睡时入定、入静才能睡得深、睡得沉、睡得香、睡得踏实……

    这就是“入世”与“出世”的境界。一句话就是精神因素,就是思想品德境界的修养……

    反省自己,我发现我睡不好,不能不是与自己身上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误区有关。譬如谨慎微譬如于人于事太过于认真。譬如有时少了一豁达……于是我开始“对症下药”,在遵医嘱注意生活规律、加强锻炼的基础上着重加强自身的修养。一段时间后,收效是显著的。如今,虽仍难从梦中获得什么启迪,但已可很快入睡了。

    由此我感悟:睡觉的境界其实也就是做人的境界、人生的境界。

第十章 防止疲劳、永葆健康的故事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