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22章 还有这一说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]https://m.wenxingexiaoshuo.net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钱家四个人,进行了明确分工。钱真圆和萧名轮换着跑上海,做黄鳝生意。秦氏代替钱真圆出工。钱不多守着店面。
钱不多的店面里,多了些上海货。这里缺的日用品,之前受到记者居不易的点拨,是去武汉的汉正街进货。现在,有了陆克文这个关系,有些货,就从上海进。
这个时候,内地人对上海的东西还是情有独钟,认为做工上考究,样式也好看。
钱家人,包括萧名,都认为陆克文就是他们的财神爷。自然喽,他们会时不时的带只老母鸡,弄些花生米之类带给陆克文。
黄鳝生意,在萧名手里已经形成了产业链。
各个收购点上收集黄鳝,早起时送到小镇上萧名店里。
萧名和钱真圆轮流押车去上海。两天一轮换。不去上海的在家组织黄鳝收购。
参加到这个项目中的人,都要算账。这个账,越算越来劲头。
原先谈好了做日用小商品代销的点,现在变成了收购黄鳝的点。对于那些代销点上的人来说,似乎黄鳝生意才是他们最乐意做的。来钱也快。正是这种无本生意,也让他们在各自的村子里出了风头。找他们的人啊,那可是一个多字了得。黄鳝收购的数量,自然也就不是问题了。
萧名押车,需要做的,是中途每隔三个小时,要把黄鳝翻动一次。长途车上容易打瞌睡、打瞌睡外,就是想问题,包括算账。
萧名算了自己的账。每斤黄鳝,陆克文给他的价格是三角。抛去运输途中的损耗,诸如黄鳝会死掉一些,死黄鳝有毒不能吃的。
加上来回的车费,每斤的成本,二角吧。萧名这样算账。每趟两百多近三百斤。也就是说,一趟,纯利近三十元,一个月下来,就是八九百元。几乎就是三十个青工的月工资。
这天,萧名从上海回程时,想起来应该去看看记者居不易。因为,陆克文给了萧名两条大前门香烟。有一条,自然是给钱真圆的。还有一条,萧名舍不得抽,想给居不易。
在上海那边,萧名用陆克文的电话,联系上居不易。陆克文已经在他的门市部安装了电话。萧名联系到了居不易。这天也巧,居不易没有下乡,在记者站值班。
这趟长途汽车正好要在居不易所在的那个城市停靠,车到了那里后,萧名就下了车,去见居不易。
天气已经热起来,居不易给萧名准备了一碗绿豆汤。
萧名把这碗绿豆汤一口气喝下。感觉上很爽。
“居记者。我发现你这个人,考虑问题很周到。你怎么就想到,我来的时候,会这样的渴?”喝下一碗绿豆汤的萧名,这可是有感而发了。
居不易笑,还附带一个不经意的摇头。在他看来,萧名太可爱了。
萧名把带来的香烟,从一只布袋子里拿出来,给了居不易。
自然地,有一番拉扯。这个牌子的香烟,对于居不易来说,也是好烟。这是当时上得了台面的香烟牌子。
萧名明说了,说是专程来送这条香烟的。居不易也只好先收下了。
第22章 还有这一说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