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寻村踪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第50章 白鹤村名形似鹤 清朝采矿炼铜热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]https://m.wenxingexiaoshuo.net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寻村踪之舍块乡白鹤村

    白鹤村名形似鹤,清朝采矿炼铜热。

    村名传说故事多,历史遗迹共传承。

    1

    初识白鹤村

    在广袤无垠的云贵高原之畔,金沙江蜿蜒流淌,宛如一条银色的巨龙,将大地切割成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。在这壮丽画卷的角落,隐藏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小村庄——昆明市东川区舍块乡的白鹤村。这里,山清水秀,风景如画,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一颗璀璨明珠。

    我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,带着一颗探寻的心,踏上了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。沿途,青山绿水,鸟语花香,让人陶醉其中。终于,在一片翠绿的田野中,我远远地望见了那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小村庄。

    白鹤村,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诗意。相传,很久以前,这里栖息着成群的白鹤,它们翩翩起舞,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吉祥与安宁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白鹤虽已离去,但村名却流传至今,成为了白鹤村永恒的象征。

    踏入白鹤村,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。村口,一块巨大的石碑矗立着,上面刻着“白鹤村”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。沿着石碑,一条青石子铺成的小路蜿蜒伸向村中。两旁,古树参天,枝繁叶茂,遮天蔽日。偶尔,几只小鸟从树梢飞过,留下一串串欢快的鸣叫声。

    步入村中,只见一排排古朴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着,屋顶上覆盖着青瓦,墙壁上爬满了青苔。房屋之间的空地里,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,谈论着家常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
    我漫步在村中,感受着这里的宁静与祥和。这里的民风淳朴,村民们热情好客,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。在村子里,我结识了一位名叫杨勇志的老人,她告诉我,白鹤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。在这里,有许多古老的传说和民间故事,等待着后人去发掘和传承。

    随着对白鹤村的深入了解,我渐渐被这片土地所吸引。我决定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,用心去感受这里的每一寸土地,聆听这里的每一段故事。我相信,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,我将收获到无尽的惊喜与感动。

    2

    铜韵传承

    在昆明市东川区舍块乡的白鹤村,名字的背后,蕴藏着一段与铜矿紧密相连的历史篇章。这里曾是铜矿的宝地,铜的开采与加工让村庄一度繁荣昌盛。然而,随着资源的枯竭和时代的流转,白鹤村也逐渐步入了衰落。尽管如此,铜韵的传承却成为了村民们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。

    在一户温馨的农家小院中,我有幸遇到了三位村民:张正丰、肖朝能和何丽萍。他们热情地邀请我入座,开始向我娓娓道来白鹤村的铜韵故事。

    张正丰,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,他的眼神深邃,仿佛能穿越时光的长河,将我们带回那个铜香弥漫的年代。他坐在村头的老槐树下,手中摩挲着一把泛着古铜色的旧式铜壶,缓缓地讲述着白鹤村铜矿开采的悠久历史。

    “白鹤村的铜矿开采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,”张正丰的声音沙哑而有力,“在我们年轻的时候,整个村庄都弥漫着铜的香气。那是一种独特的味道,混合着铜的金属光泽和岁月的沉淀,让人一闻便知,这是白鹤村。”

    他回忆起那些年的景象,眼神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:“那时候,村庄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机。村民们世代相传,技艺精湛,铜器制作工艺独步江湖。我们从小就在铜矿边长大,看着父辈们从矿山中开采出闪亮的铜矿石,然后经过一锤一凿的锻造,变成一件件精美的铜器。”

    张正丰指着远处的一座山丘,那里曾经是白鹤村铜矿的所在地:“那座山,是我们村子的骄傲。我们村里的铜矿资源丰富,品质上乘,吸引了无数商贾前来交易。那时候,白鹤村可是远近闻名的铜器之乡。”

    他停顿了一下,接着说:“我们村里的铜匠,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。他们不仅懂得如何开采和提炼铜,更懂得如何将铜打造成各种生活用品和工艺品。每一件铜器,都是我们村匠人的心血结晶。”

    张正丰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过去技艺的敬仰:“那时候的铜器,不仅仅是实用的工具,更是我们村子的文化象征。每一件铜器上,都刻有我们村子的名字,那是我们的骄傲,也是我们的传承。”

    他轻轻地抚摸着铜壶的把手,仿佛在触摸着一段段往事:“现在,虽然我们搬迁到了城里,但白鹤村的铜韵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。那些铜矿、那些铜匠、那些铜器,它们都是我们村子的记忆,是我们永远无法割舍的一部分。”

第50章 白鹤村名形似鹤 清朝采矿炼铜热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