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寻村踪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第123章 牛泥塘名坡头村 村委会畔地形端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]https://m.wenxingexiaoshuo.net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在坡头村民委员会的静谧角落,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位村民邓然与陈光德的身上,他们的身影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温暖,显得格外亲切。我轻步上前,向他们致以问候。

    “您好,两位,我是来探寻坡头村历史的访客。”我微笑着开口。

    “哦,是来了解我们坡头村的?”邓然热情地回应,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印记,但眼中却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。

    陈光德微笑点头,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,“坡头村的历史,可真是一段长长的故事,得从很久以前讲起。”

    邓然接过话头,开始向我述说坡头村的往昔岁月。

    “坡头村,古称坡头寨,在民国年间,我们这儿隶属会泽县。”邓然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沉痛,“那时,这里既是军事要塞,又是商贾汇聚之地。我们的先辈们在刀耕火种中挣扎,生活困苦,对未来毫无希望。”

    陈光德接着补充:“新中国成立后,坡头村划归新的行政区域,成为拖布卡镇的一部分。土地改革后,村民们分得了土地,生活才逐渐有了起色。”

    我听得如痴如醉,不禁插话道:“那么,坡头村之后又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呢?”

    邓然沉思片刻,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自豪:“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而来,坡头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。村里的年轻人外出求学,带回新知识、新技能,推动了村子的经济建设,我们的经济结构也日益多元化。”

    陈光德紧接着说道:“是啊,如今的坡头村,不仅有传统的农业,还有养殖业、旅游业等,村子越来越美,村民的生活也日益富足。”

    我凝视着他们,心中涌动着敬佩之情。这两位村民,用他们的讲述,将坡头村的历史变迁娓娓道来,仿佛带我穿越时空,见证了坡头村从古至今的演变轨迹。

    “坡头村的历史,不仅仅是土地的更迭,更是文化的传承。”邓然感慨地说,“我们村子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,如古井、古树、古庙,这些都是我们的文化遗产,我们必须好好守护。”

    陈光德也点头赞同:“的确,我们村子的文化底蕴深厚,我们要让更多人了解坡头村,让这些故事代代相传。”

    我听后,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愿望,那就是要将坡头村的历史与文化传承下去,让更多的人知晓这个美丽的小村庄。我决定,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我要更加深入地探索坡头村,记录下这里的故事,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坡头村的独特魅力。

    钟媛导幽径

    梦霞话仙山

    春日的暖阳轻洒在坡头村,我随着钟媛和董梦霞这两位对地形了如指掌的村民,踏上了探索坡头村自然风光的美丽之旅。坡头村划分为十个村民小组,每个小组都拥有独特的风景和悠久的故事:上老林、上马嘎、下马嘎、坡头、牛泥塘、四角地、高烟冲、坪子地、汤家箐、下老林,它们如同散落的珍珠,镶嵌在连绵起伏的山峦之间。

    钟媛和董梦霞走在队伍的前列,她们步伐轻盈,眼神中流露出对家乡的自豪。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,她们一边指向四周的风景,一边用充满感情的语调向我描述:“首先,我们来到了上老林小组,这里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,树木高大茂密,枝叶婆娑,宛如一座天然的绿色宝库。每当微风拂过,树叶轻轻摇曳,仿佛在弹奏一首大自然的天籁之音。”

    她们停下脚步,指着一片翠绿的林子说:“看,这里的树木种类繁多,松树、柏树、樟树等相互映衬,它们紧密相连,共生共荣。夏天时分,这里的气温比外界低几度,空气清新,湿度适中,是避暑的绝佳胜地。许多城里人都会选择来这里度假,享受这份宁静与凉爽。”

    钟媛指向远处一棵古老的大树,树干粗壮,枝叶繁茂,仿佛是这片森林的守护者。她说道:“这棵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,是我们的‘长寿树,村民们对它充满敬意。每当有重要的节日或庆典,我们都会在这棵树下举行活动,祈求平安和丰收。”

    董梦霞接着说:“上老林小组的森林资源丰富,不仅为村民提供了避暑的好去处,还为当地的生态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。这里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,各种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,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。”

    她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,我也被这片绿意盎然的森林深深吸引。我顺着她们手指的方向望去,只见绿叶在阳光下闪烁着生机勃勃的光芒,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坡头村的故事。我深吸一口气,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木屑香,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活力。

第123章 牛泥塘名坡头村 村委会畔地形端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