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7章 之汤丹同心村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]https://m.wenxingexiaoshuo.net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高级社队建立时,同心村名意深长。
团结建设精神显,村名寓意共辉煌。
1
在珙王山的怀抱中,隐藏着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小村庄,它名叫同心村。这里山清水秀,风景如画,宛如世外桃源。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村庄上,一片宁静祥和。我怀着激动的心情,踏着清晨的露水,来到了这个充满故事的地方。
一进入同心村,我便感受到了浓厚的乡土气息。村口的老树见证了岁月的沧桑,村民们热情地向我打招呼,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。在村长朱光柱的带领下,我来到了村民陈阳和徐萍的家中。
陈阳老人年逾古稀,满脸皱纹却精神矍铄。他向我讲述了同心村的历史。原来,这个村庄有着悠久的历史,早在明朝时期就有人在此定居。村民们世代以农耕为生,勤劳朴实,和睦相处。在陈阳老人的带领下,我参观了村庄的古老建筑,那些石板路、古井、石磨,都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底蕴。
徐萍是村里的年轻一代,她热情开朗,乐于助人。她向我介绍了村庄近年来的变迁。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,同心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。村里的道路硬化了,自来水通到了每家每户,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。此外,村里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,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
在与三位村民的交谈中,我了解到同心村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,还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。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,村里都会举行盛大的灯会,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,制作各式各样的花灯,展示着浓厚的民间艺术氛围。此外,村里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,如竹编、木雕等,都是村民们世代相传的技艺。
这次来到同心村,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理解。这里的人们勤劳、善良、团结,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家园。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我相信同心村一定会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。
2
同心村,这个名字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标识,它更是一个承载着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象征。这个村庄的起源,就像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,始于1957年那个充满希望的时代。
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,同心村的村民们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共同发起了一场名为“同心建设”的伟大实践。他们摒弃了旧有的分散经营模式,团结一致,建立了高级合作社。这个合作社的成立,标志着同心村从个体农耕走向了集体化生产的道路,也预示着村民们将携手共进,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“同心”二字,不仅是对合作社宗旨的概括,更是对村民们团结一心、共同奋斗精神的最好诠释。这个名字,就像一颗种子,在村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,逐渐成为了一种信仰,一种力量。
从民国时期属巧家县第三区忠孝乡,到新中国成立后归属会泽县,再到东川矿区的成立,同心村的名字虽历经变迁,但其团结一心、共同发展的精神始终未变。每一次行政区划的调整,都像是给这个村庄的历史添上了一笔新的色彩,而村民们始终保持着那份坚韧和团结,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,他们都能紧紧依靠在一起,共同面对挑战。
在合作社的带领下,同心村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。村民们共同耕种,共同收获,共同分享劳动的果实。他们用汗水和智慧,将一片贫瘠的土地变成了丰收的沃土。在这个过程中,村民们不仅改善了物质生活,更重要的是,他们培养了团结互助、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同心村的名字逐渐传遍了周边地区,成为了一个团结、和谐、富饶的代名词。村民们的故事,就像一首首动人的歌谣,在山间回荡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同心人继续前行。
如今,同心村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,但它依然保持着那份最初的纯朴和团结。村民们继续传承着“同心建设”的精神,不仅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新的成就,还在乡村旅游、文化传承等方面积极探索,让这个古老的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。同心村的故事,还在继续,而团结的力量,将永远是这个村庄最宝贵的财富。
3
在蒿枝地村民小组,我有幸遇到了朱光柱老人,一位见证了这片土地翻天覆地变化的见证者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岁月的沧桑,但言语间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自豪。朱光柱老人热情地邀请我跟随他,一同走进那片曾经荒凉,如今却绿意盎然的林地。
我们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,一路上,朱光柱老人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这片土地的变迁。他指着那些高耸入云的树木,讲述着它们从一棵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历程。他说,过去这里是一片蒿草丛生的荒地,风沙肆虐,土地贫瘠,村民们的生活十分艰苦。
“那时候,我们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恶劣,一到春天,沙尘就来了,满天的黄沙,让人连眼睛都睁不开。”朱光柱老人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,但很快又转为坚定,“但是,我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,我们决定要改变这里。”
第7章 之汤丹同心村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