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1772章 山止川行,行不可阻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]https://m.wenxingexiaoshuo.net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林阡能够强烈地感应到,当金军危如累卵、林陌竟还能面带微笑执棋品酒,正是因为林陌洞若观火:宋盟不适时地又在心腹出现软肋。
“劣势虽可能助长分裂之气,但触及底线,终会逼我方‘万不得已同仇敌忾’;反观宋军,越在顺境,越有可能生贪念、起祸端,以至于追求不同之人分赃不匀、分道扬镳。”
林陌说,金军的底线一样,都是不能向宋匪屈服,所以现阶段存在任何分歧到最后都会主动被动地殊途同归;而宋匪的“人各有志”则是越到上风就越会发作的顽疾,不限于此时此刻的红袄寨——父亲在世时常常对他感叹,淮河以北的义军往上数三代,从耿京辛弃疾时期便如此。
北民和南人不一样,自幼生活在金人统治甚至奴役下,或像石硅,对女真人仇恨不共戴天,或如刘二祖,只是想改变苛捐杂税的现状,或似杨鞍,常年身金军铁桶包围,虽不屈不挠却终成惊弓之鸟……
偏激也好,淳朴也罢,多疑也算,林阡对哪个兄弟不能驾驭?不凑巧这当中混入个不甘居于人下的李全,不知何故,本已蜷缩在沂蒙一隅孤掌难鸣,却竟在这金军覆亡的节骨眼上又一次鼓足了蚍蜉撼树、绊倒林阡的勇气——
林阡小看了他啊,先前还形容李全“燕雀之身,鸿鹄之志”——错!有鸿鹄志,岂是燕雀?李全此人,字典里从来没有“认输”二字,他永不言弃,对目标坚定不移;当然可以权宜,蛰伏是为了在林阡那边,宁可害鞍哥命!”
这般无理的误会和歹毒的冤枉,令林阡难免想起两年前的山东之战,杨鞍也是这般莫名其妙地突然叛变,叛变前他还纵容亲信把杨宋贤毒倒、重伤、生生害得盟军对花帽军从优变劣——“杨鞍,你太过分,一次又一次,都先教宋贤受害!!”
沿途又经几多风雨,舆论里有关杨鞍的种种表现,完全压倒了李全等人的恶劣程度,这使得林阡一路过来心里对杨鞍的窝火和憎恶越来越盛,恨不得立刻冲去和杨鞍当面对质、反而渐渐淡化了始作俑者李全……彼时,落远空已隐入幕后,柳闻因匆匆赶到林阡身边,提醒:“林阡哥哥,莫中了奸人的计。应先见陈军师、救杨少侠为上。”
短短一句而已,林阡陡然一惊,只觉周身怒火瞬然融化,回神看她,错觉半刻前就是两年前他和杨鞍的帅帐相杀,刚巧也是她在。那些冲动犯错、火上浇油的画面还要重演多少次?林阡你最了解鞍哥,鞍哥是多情之人,叛得急、悔得快,比江星衍更甚!
“闻因,你说得对。仇恨不该在鞍哥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。”林阡很快恢复理智,感激地望着柳闻因,她这些日子虽一直在他身边拼杀,体力的恢复却比任何一个旁人都快,短短几个月,寒星枪就已列入一流高手行列。
“对杨少侠有恨的,另有其人。”柳闻因见他面色温和,终于放下心来,继续柔声相劝。
第1772章 山止川行,行不可阻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